俄罗斯总统普京非常重视PD-26研发项目,普京当天在参观发动机工厂的时候,敦促尽快推进PD-26发动机的开发工作,称该发动机将是俄罗斯自主研发的首款高推力航空发动机,为新一代宽体远程民用客机铺路。但说些不好听的,俄罗斯需要知道的基本事实是,PD-14性能达不到标准,PD-35进度缓慢,PD-26还是PPT,他们这些技术再捂都要捂臭了。
PD-14是之前与法国赛峰集团合作的,是目前俄罗斯最靠谱的新一代商用涡扇发动机,但实际上几乎所有核心指标比cfm56-7都要差。特别是对民用发动机最重要的可靠性指标,更是不靠谱了。目前PD-35刚造出核心机,PD-26甚至还是个PPT,而中国的长江2000都已经开始试车了,从研制进度上,俄罗斯已经落后了。而且也能预想到进度,毕竟俄罗斯在高温合金、耐热陶瓷基材料上技术积累不够,资金更是大问题。而长江2000不缺人不缺钱,不缺技术也不缺生产力,进度只会更快。从未来的民航发动机来说,俄罗斯全面落后于我国是没有什么好争议的。
这个信息也很意思,说明俄罗斯在参与中国大飞机上的想法出现了很大转变。因为继承苏联,俄罗斯的重型发动机确实厉害,但对中国一直都是藏着掖着的,也是俄罗斯少有还有优越感的领域。在之前,俄罗斯与中国曾一起研制CR929大飞机,就是因为俄罗斯有先进的造飞机技术以及发动机。但这个项目很坎坷,因为俄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,时任分管国防和航天的俄罗斯副总理鲍里索夫曾抱怨,中方想获得CR929在中国境内的全部经营权,因为中国民航市场远大于俄罗斯,所以觉得俄方吃大亏,对CR929的合作项目开始消极,直到解除合作开发。
俄罗斯人总是这样,摆脱不了分蛋糕思维,从来都不愿意搞互相学习的技术融合,你的我的划的很清晰。合作就是各取所长进行互补,然后固定利益分配,就说CR929项目,零部件中国也都能做,出资也够多,但俄罗斯竟然想要中国让出市场,这可能吗?然后又觉得自己吃亏不搞了,现在好了,中国自己单独研发。现在俄罗斯又想用发动机来分一杯羹,把我们当冤大头了。
只不过中国思维不局限,民航工业本来就是各有分工,一是可以快速扩充产能,提升产量抢占市场,俄罗斯还是有技术底蕴在的;二是更多国家参与,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,俄罗斯、巴西都有能力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格分系统和零部件,卖我们的飞机就等于卖有他们参与供应链的飞机,对双方都好。目前中方还是很谨慎的,毕竟PD-26还处于研制阶段,能够达到要求还不得而知,如果俄罗斯进度快的话,当被备用方案估计也是可以的。俄罗斯的合作思维还是需要有更多转变,尤其是跟中国合作,中国本意是各有分工合作共赢,想给他们分杯羹,但总认为我们想占便宜怕吃亏,总是抱着这种心态可不行。